

MANAGEMENT TEAM
「不要氣餒!學歷不代表你的好與壞,只是千樣能力中的一小項成績表。
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長故事、資源和背景,讓他們有今天的事情和決定。
你人生的成長,會為你建立屬於你自己獨有的能力,去完成獨有的使命。
只要您的心望向世界的需求和福址,你痛苦過後,就會找到自己的道路。」
創辦人 彭善檒先生在城市大學的演說(2012)

不同的商業都在香港發展得非常成熟且出色,更是支撐香港經濟和家庭的中流砥柱。可惜,由於職位競爭非常激烈,被社會定義為「好工作」的職位,絕大部分都被學府中最頂尖的少數人得到。不打工,去創業?香港市場細,資金成本高,有夢也沒法追。
在我與許多年青人的相處中,發現往往有許多「有實力、沒學歷」的年青人,被企業拒諸門外。同時,亦有許多具有良好心理質素和真心為社會付出的人才,因為沒有商業知識和經驗,而得不到機會。
幸好,有實力的人通常最終都會有所成就,但最可惜的是許多年青人被社會文化、朋輩競爭、家長壓力和媒體渲染等等,被灌輸和影響了對「成就」的定義。以為有錢就是成功,而富足就只能體驗在財富方面。
自小在香港這體制成長下的我,如羊群一樣,努力讀書,入讀名校,畢業後在金融界拼搏十年,然後年薪百萬,心想創業發達。在人人都投以仰慕眼神時,我卻完全迷失,搞不清自己為社會貢獻的是什麼,心靈沒有感到成長和滿足。
在上天的呼召下,毅然放下所有金融的工作,花掉所有財富去建立一個為社會價值而成立的企業,想不到 3年後卻估值過億,有幸獲得一點成就。但更滿足的是一直堅守為社會而做的初心,卻獲得客戶、投資人、合作方和無數的人喜愛支持。我終於明白到財富不是屬於自己,我只是一個管理者,更一步步找到屬於自己事業的使命。
2012年,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和創富,我創辦了香港商業實習(HKBI)。透過此計劃,年青人能學懂實用的商業知識,更全面地認識商業世界,去獲得最大的財富。
2020年,我後悔了。為了年青人不要走回我的冤枉路,和被社會扭曲應有的財富觀、世界觀,為HKBI 作出了改革。希望讓年青人擁有頂尖商業技巧的同時,明白應有的世界觀和回饋世界的方法。
完成HKBI 計劃的培訓和實習後,能提升做人處事的智慧,財富只是副產品但隨之而來。
我願意把我們懂的都教善良的你們,一起去改變世界。我們是一體的。
創辦人 彭善檒先生
Mr. Kenneth Pang 彭善檒先生
FOUNDER 創辦人及贊助人
HKBI 創辦人
多間商業企業的創辦人
HKF社會企業始創人
曾任大型集團高級管理層
香港大學經濟碩士
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士
香港東區十大傑出青年
HKMA - OYSA
曾獲多間媒體及電視台專訪
講座超越100場
2位孩子的爸爸
基督徒
著作:《生存》

Mr. Alex Choi 蔡德勵先生
在環球金融海嘯肆虐下,無論是很多跨國企業或本地公司,都屢屢傳出裁員、停止招聘等對年青人就業的負面消息,很多年青人才因此感到前路茫茫,不止為自己的工作而擔憂,更為難以實踐自己的夢想而氣餒。
不過,我們經常強調,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,我們同時面對身邊很多的機遇。我非常感恩,香港大專生商業實習計劃(HKUFIP)每年都積極培育有才能,有熱誠的年青人,凝聚更多新一代的人才為夢想奮鬥,為社會繁榮進步而努力。
曾經有很多朋友問我,為何要堅持舉辦HKBI?社會上有很多傳統及固有觀念,窒礙了年青人去發展無限的空間,窒礙了他們去跳出固有的思維框架,更窒礙了他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,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此計劃去引發年青人在「快樂」的環境下去進行更多的「創新」,發揮應有的、更大的潛能。
當然,我們亦希望培養年青人在「創富」的同時,對社會作出應有的「承擔」,取於斯,用於斯。
這是HKBI的理念, 亦是一個企業家建設社會的心態。我們希望培養年青人才無論是在金融業,或是在社會其他崗位,都應抱有企業家的態度,要把眼光放得更遠,要有廣闊的胸襟,能容人所不容,而且要有抗失敗的能力,這就無懼社會任何挑戰,更可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機會。
過往HKBI得到很多不同機構的支持,亦收到很多參加計劃的年青人衷心的感謝。有幸作為本屆HKBI的主席,我願意投入真心和誠意,與即使沒有共同背景但共同抱有夢想的您們,與社會一起成長。
課程總監 蔡德勵先生
FOUNDER 創辦人及贊助人











